江苏索普:拟21 81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
电站的上网问题,让企业非常焦虑。
全球知名的太阳能产业研究机构Solarbuzz最新发布的光伏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将有9个国家对太阳能安装量需求超过250MW,而2009年只有6个国家超过250MW。明年的电池和组件的供应肯定大于需求。
今年7月底,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投票通过了美国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这极大地鼓舞了行业对未来的美好预期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叶卫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由于很多企业多在扩产或上马新项目,明年电池片的供应至少会多出20%~30%,组件的供应则将多出50%。订单太多,几乎所有的光伏生产企业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工,却还是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光伏产业的大好形势为各地的光伏产业园区也带来了招商引资的好时机。另一家中国光伏电池的龙头企业英利新能源今年的销售目标是950~000兆瓦,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幅超过71%。
经历了短暂的寒冬后,光伏产业仿佛又回到了盛夏季节,工厂加班加点生产也难以应付源源不断的订单,新一轮的扩产计划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7月8日,英利新能源宣布扩大400兆瓦产能。近日,记者从三亚市住建局获悉,该市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将获得财政补助,对此,石定寰表示赞同。
许国珍告诉记者,太阳能利用的高级阶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但在三亚太阳能发电技术运用范围很小,目前仅在少数住宅小区和酒店试点。许国珍告诉记者,太阳能开发利用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企业一次性投入上千万资金经营。现在三亚太阳能还停留在光热利用阶段,即便如此,利用情况也不理想。太阳能光热发电一次性就要投入上千万,况且没有成熟先例,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投资风险。
现状 三亚太阳能利用率普遍偏低三亚拥有丰富的日照,每年可产生大量的太阳能,但现实却是——太阳能综合利用率普遍偏低。作为我国热带滨海城市,三亚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孙志国是海南一家从事太阳能光热利用的企业老总,他告诉记者,省内有许多从事太阳能光热利用的企业,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加热炉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家电产品,很少有企业投资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但由于诸多原因,太阳能利用率偏低。孙志国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向记者讲述了太阳能利用的局限性,而这也正是三亚太阳能利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三亚朝太阳能之城迈开大步投资逾千万的太阳能示范电厂落户三亚计划于2011年2月试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系统8月19日,为期3天的2010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闭幕。
许国珍说,常见的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以及太阳能灶、高温太阳能炉等。破解 政府扶持+企业参与联合发展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趋向。随后出台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又将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写入我省低碳技术应用推广总体指导目标。为此,三亚打算走出一条政府扶持企业参与的模式的道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双赢,朝太阳能之城迈开大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利用太阳能资源上,始终存在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博弈。许国珍介绍,三亚纬度靠近赤道,全年光照时长达2500小时以上,每年能产生6000MJ/㎡的辐射量,太阳能利用条件优越。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开发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据了解,三亚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投资了1500万元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屋顶一体化系统,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此系统每年为该小区节省电能达66842千瓦时,一次性能源量合约27.41吨标煤,减少城市电力建设资金投入量200万元。
前者要投入较高技术成本,通过太阳能电池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业界称之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许国珍的这一说法,在记者随后的走访中得到了证实。近年来海南省出台的各项政策,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在不断提高。政府的大力扶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三亚从事太阳能综合利用开发。谈及三亚太阳能利用情况,作为太阳能新型能源的倡导者,三亚市科信局副调研员许国珍对此表示,三亚有很多居民小区,但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家庭并不多。石定寰表示,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一项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研究开发、系统集成等都需要政府、研究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和配合。
据介绍,目前太阳能应用主要有两种途径:发电和光热转换。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无疑是笔不小的开支。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力、太阳能、潮汐、生物质等新能源。儋州社区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称,几乎隔一段时间就有太阳能热水公司进入小区推销产品,但居民的购买热情并不高。
三亚解放路沿线分布有许多居民区,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仅有少量住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不仅利用范围较广,节能环保优势也十分明显。
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海南大学教授曹锡仁认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三亚太阳能的利用,需要走政府扶持与企业参与联合开发模式的道路。在石定寰看来,三亚如要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需要找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切入点,才能拓宽利用太阳能利用渠道。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对太阳能开发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据了解,当前由于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等各方综合因素,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还没有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全国范围内尚没有建成实现产业运作的太阳能热发电站。
在三亚其他社区,也同样出现类似情况。许国珍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三亚太阳能利用率已有所提升,但这与太阳能普及利用率较高的地区仍有不小的差距。
与会期间,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看法:如何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日前,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上海传来:一座投资逾千万的1兆瓦太阳能示范电厂项目,自今年2月落户三亚南山创意产业园以来,现已完成工程研发,并计划于2011年2月试发电。
优势 纬度靠近赤道 太阳能资源丰富8月17日,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国际论坛在三亚举办,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指出,三亚发展太阳能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可成为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在三亚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并不多,但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则较为普遍。
按每1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每年约可发电150度(千瓦时),以每发1度电需煤350克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煤炭50公斤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公斤,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因此成了低碳环保时代新能源的代表。据三亚市住建局建筑业科透露,全市仅有1座住宅小区和2座酒店配备此系统,这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绿色建筑模式正被逐步推广。据了解,目前与三亚洽谈太阳能项目的企业有美国亚升太阳能科技公司等多家太阳能开发科研机构。阳光是集聚太阳能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太阳能都符合利用条件的。
据该项目负责人透露,示范项目一旦发电成功,就将在海南建设首个100兆瓦规模的商业电厂项目,并在其他适宜地区推广强生光电的董事长沙晓林认为,强生光电的薄膜电池发电成本为0.7元每千瓦时,0.8元每千瓦时的价格是很不错的,五至六年之间就可收回成本。
面对还未启动的中国光伏市场,不少企业希望国内能够采用德国的高价上网补贴政策。对于国家能源局为何采用特许招标、低价者得的策略,一位接近能源局的内部人士表示,国家采用多项目投标的方式,其实是想复制当年风电推广的成功经验。
目前历史最久远的薄膜电池电站也只运行了不到十年,该技术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还有待考验。沙晓林认为,光伏发电要推广,就得走平价路线,没有价格优势,得仰仗国家补贴,那推广光伏发电的意义在哪?对于薄膜电池能否发出低价电的问题,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管王卫权表态谨慎:目前多少元每度只是一个测算而已,在现实运转中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